本以为《燃冬》已经算是年度最具争议的电影了,没想到《我本是高山》一出更让观众群情激奋。
这部电影真的太神奇了。
以阵容来看,应该会是一部票房不佳但口碑超高的影片,可就在点映时期,口碑直接断崖式下跌,票房也一蹶不振。
网友的评价几乎一边倒,全都在嘲,与之前的呼声截然不同。
然而,央视却两次三番站出来发声力挺。
首先,当《我本是高山》被喷上天时,编剧直接站出来怒怼网友——
在回应的文案中脏字频出,直接开麦艾特网友问候对方的家人,并表示" 你奶奶我就是高山,这是世界潮流 "。
说真的,这么发疯我甚至有点关心这位编剧的精神状态了。
一部电影的编剧能如此素质低下,甚至开口骂人,观众花了钱还得挨骂,这得多狂啊?
对此央视 " 六公主 " 发话了,人家甚至还在力挺——
" 编剧回应是失态的,然而我们放下冲动的情绪,重新审视 ..."
" 面对恶意,我们不惧。"
咋样,她骂你,我不听,你骂她我直接连续十几条宣发放出来,并两次直接点名力挺。
而观众的态度却也异常明确:好,你帮她不帮我拉偏架是吧,那我连你也骂——
叫你一声六公主还真把自己当公主了?
这一场 " 世纪大战 " 已经打得水深火热了,咱不知道 " 六公主 " 到底是 " 六公公 " 还是 " 六阿哥 ",抛开其他因素。
咱们就电影本身来探讨一下,《我本是高山》到底触犯了什么天条遭到观众如此抵制,全都在要求其被抬走。
在我看来,弄清楚三个问题就能搞明白究竟是什么触怒了广大网友——
性别反转为何让人反感?
性别反转的问题,最根本的,不在于 " 性别 ",而是事件本身。
被困在山里的母亲酗酒,不想上学的女学生逃课上网。
听上去就很可笑,就算抛开事实从影视剧创作来看,也是无稽之谈,就算后面她们的人生被拯救了,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 " 救赎 "。
因为张校长的救赎,是将女性从时代封建的牢笼中拯救出来。
大山里的母亲一生都被上了枷锁,她们对这无望的人生已经麻木,被迫害得连饭桌都上不去。
而大山里的女孩子,因为性别歧视和世世代代的教育界限,根本不明白读书的意义,她们就算 " 堕落 " 也是时代赋予的、无法选择的。
但,酗酒和上网,是人物自发进行的。
是她们自甘堕落,又何来救赎一说,影片要表达的女性精神不是自甘堕落被别人救起来,而是自己在受到封建迫害后仍然要冲破偏见、走出大山的信念。
而主创绞尽脑汁女性受过的苦,也仅仅是酗酒、上网,这与女性真正的苦难根本就是天差地别。
亡夫出现的意义
女性伟人的传记中,不能出现已故亡夫的画面吗?
当然可以,回忆美好往昔、在痛苦中聊以慰藉,这无可厚非,但,当男人成了女人努力的动力,作品本身就变了味道。
《我本是高山》中胡歌饰演的董老师是张校长的亡夫,也正是女主一直坚持不懈投身于教育的关键原因。
不说与事实不符,根本就不符合逻辑,而且颇为可笑。
一个女人,拯救千千万万女性走出大山,只是为了心中的白月光,故去的爱情,单从这一个点,我们就能看出编剧自己的三观。
她自己没有经历过,无法理解走出大山需要怎样的努力,带着别人冲破世俗观念要如何大的驱动力,只能靠常规思想 " 爱情 " 来束缚住女人。
所以,深挖《我本是高山》中女主行为的内核,依旧只是为了男人。
格局太小,担不起张桂梅精神
在我看来,并非主创团队不想拍张桂梅校长大家精神,而是他们根本就拍不出来。
一部影视剧作品,尤其是正剧,一定蕴藏着主创团队自己的三观,除去偶像爱情剧,他们自己的作品,一定是自己觉得合理的。
这也是编剧情绪如此激烈,甚至感到委屈喊冤、破大防大骂网友的根本原因。
当有思维局限或信仰不坚定的人,碰到高层度、大格局的人,他们一定是理解不了的。
她理解不了,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抓住了精髓,杜撰得更加符合逻辑,殊不知她编的才是画蛇添足。
是什么支撑着张桂梅走到如今的?
是她心中无法撼动的信仰,这是所有人都偷不走的,在最苦最累、最支撑不下去的时候,依旧让她能够站起来走出去的原动力。
而且,不光是张桂梅,就连董老师也一定是这样,他们心中有共同的理想信念、志趣相投才会如此坚定地走到一起。
当电影里,董老师变成张桂梅无私奉献的原因,无论是张桂梅还是董老师,都无疑格局被缩小了。
而高高在上的人,不仅不觉得歪曲了事实,甚至还觉得自己的创编是理所应当的。
其实央视六公主在被质疑后,连发好几条张桂梅本人的采访视频也能看得出,片方只是将张桂梅校长当作工具人。
包括路演现场,看完电影学生代表发言。
张桂梅在听到学生坚定信仰、报效祖国的决心后笑开了花,而主持人让孩子抱抱校长,张桂梅摆手拒绝,旁边的人也疯狂摆手表示不要抱了。
但主持人坚持,让孩子从旁边绕过去,学生没办法直接跨了过去,张桂梅由旁边二人搀扶着艰难起身,全场掌声响起,旁人立即站起来拍照。
看到这场直播,我真的觉得好搞笑。
嘴上说着致敬的原型人物,被主持人指挥来指挥去,咱也不知道这 " 高山 " 究竟是谁。
结语
实际上,《我本是高山》确实不好拍,所以在拍摄时本来就应该谨慎小心,从剧本到镜头全方面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。
人物传记,无非就是把人物精神的 " 为什么 "、" 是什么 "、" 怎么做 " 三大问题讲清楚。
可惜,他们连张桂梅 " 为什么 " 会成为时代楷模,拥有 " 感动中国 " 的力量都没弄清楚,光拍了 " 是什么 ",说实话,百姓不比你们知道人家是什么。
还把锅推给所谓的 " 黑粉 ",咋的就一千来万票房,到底对谁构成威胁啊?
想冲奖,就摆正位置弄清楚内核,想要票房,就搞明白观众到底想看什么。
想利用女性题材,又不相信女性真的拥有大义,纯属搞笑。
热点 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 拖鞋 网友 新闻 资讯 直播 视频 美图 社区 本地 热点 2023-07-23
科技热搜 工资 行业 资产 北京 家庭 新闻 资讯 直播 视频 美图 社区 本地 热点 2023-12-07
娱乐热点 张柏芝 造型 长裙 紧身 气质 新闻 资讯 直播 视频 美图 社区 本地 热点 2023-09-23
科技热搜 ssd type-c 京东 酷睿 intel 新闻 资讯 直播 视频 美图 社区 本地 热点 2024-03-06
科技热搜 绥化 大庆 高速公路 卫星 中国铁建 新闻 资讯 直播 视频 美图 社区 本地 热点 2024-03-06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
娱乐热点 2024-03-13